裂流机理、危害、预判及逃生建议科普

发布时间:2020-03-18访问次数:2650

1.裂流机理

裂流(Rip Current,又称离岸流)是在海面波浪的辐射应力及压力差作用下,海浪破碎后,堆积至岸边的壅高水体穿过碎浪带回流入海的条带状表面流。裂流流速大多在0.3-1米/秒,最快可达3米/秒,其长度可在30-100米甚至更长,流向几乎与岸线垂直,可将强壮的游泳者迅速托拽入深水,是滨海休闲旅游的危险“杀手”。据美国国家大气与海洋管理局(NOAA)统计,裂流溺水事故率最高的人群为10-29岁的青年人群,尤其是男性。裂流产生的位置往往因波高、波浪周期、海底地形以及海岸线形状而发生变化,最常出现在近岸海底不连续沙坝之间的凹槽或缺口上方水面,或向海突出的结构物、礁石两侧。从水文地质角度,靠近热带地区的岩石海岸的海滩更容易产生裂流,落潮时裂流风险较其他时刻更大,夏季裂流相较更加严重。研究表明我国沿海多数重点滨海旅游海滩有裂流现象和大量的溺水事故记录。  

图1:澳大利亚Park Beach海滩裂流

 

图2:海南陵水香水湾裂流现象

2.裂流危害

滨海旅游业是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最快、最主流领域之一,《2016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我国滨海旅游业占涉海经济增加值比重达42.1%,是第二大涉海经济产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的2倍。然而以裂流为代表的滨海旅游海滩常规性高危动力现象给游客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危害,据统计80%-90%的海滩救援与裂流有关,每年世界上有成百上千人死于裂流溺水。给滨海旅游的吸引力维护、海滩管理、事故纠纷处理带来了很多问题。因此对滨海旅游地区的裂流危险性调查、评价、警示和危险预判、溺水自救等方面知识的公众科普宣传显得尤为重要。国家海洋局海洋减灾中心正在开展相关工作,为滨海旅游游客的生命安全提供安全服务。

图3:韩国Haeundae海滩裂流造成的重大事故

3.预防判断

1)  裂流通常从岸边高地更加容易判断,主要是平行于岸线的条状白色浪花带间断的平静水域,还可能是泡沫或泥沙被肉眼观测到迁移入海的区域;

2)  落潮时更容易产生裂流,去海滩前确保查阅当地落潮时间,要保持警惕,阳光明媚的平静天气仍然有可能发生裂流;

3)  向海突出的岸线或结构物如海堤、礁石附近也是裂流高发区域;

4)  到海滩时确保和救生员进行交流了解海况,并寻找裂流警示牌,尽量在救生员的视线范围内游泳或冲浪;

5)  确保您擅长游泳,不要独自下海;

图4:环保染料漂浮试验观测裂流现象

4.逃生自救

1) 如果不慎被卷入裂流,不要立刻奋力向岸游进,向两侧沿岸方向游离裂流区域,再向岸游回;

2)  裂流不会把你向下拖拽,只会将您冲离岸边,如果你无法逃离裂流,顺流漂浮,并同时大喊、挥手向岸边求助;

3)  如果您在岸边发现有人被陷入裂流,立刻打电话或向救生员求职,可以想被困者投掷漂浮器具,不要尝试做英雄擅自入海救援。

对于裂流避险没有完美的回答,因为海洋是在不断变化的,与海洋互动的每个人也存在差异。所以在去海边享受海水之前,增加对裂流的科普了解,在危险预防上多做准备。